close

《靜思晨語。慈濟宗門》38. 入微妙理

1 day, 11 hours ago in Lotus2010 by MoyaTseng

以下為2010年6月1日,大愛電視台首播--證嚴法師所開示的《靜思晨語。慈濟宗門》的內容。

20100413-101.jpg

20100601-1.jpg

影音版 Media Player External link mark | Flash External link mark | 土豆網 External link mark | YouTube 1/3 External link mark | YouTube 2/3 External link mark | YouTube 3/3 External link mark

日常的生活實在是在很微妙中。

人與人之間若是互相見面,就會問:「近來好嗎?」「好,托福。」實在是好,就是福。

是不是每天能很好?再回過來,現實也就是佛陀常跟我們提過的「無常」。無常到底這東西是大、是小?眼睛也是看不到,也是無法去測量是久還是短。

這無常的名字人人都會說,大家也知道這也是一個道理。但是這個道理到底是多大?無法測量。到底是多小?也無法去描述。

所以無形的東西它是道理,它是無法測量的,是人人懼怕,也是在人人日常生活周圍裡。所以說來,我們要時時有這分行中有理,不要說在我們日常生活行動中忘記了;大家知道,但是都把它疏忽掉的道理。

所以我們曾經在《靜思晨語。慈濟宗門。真空妙有 萬法歸一》中說:「於一毫芒中入三昧理。」也應該是入微妙理。道理真正的微妙,真正入微的道理,這個道理就是希望我們的心能時時在三昧中。

總而言之,就是我們的心不要散亂掉;心思若正,我們日常生活的道理,我們就能入微。觀察入微,哪怕是很小很小,我們也會去注意到;我們若能注意到,日常微細的行動,這樣們我們的心,才不會時時被無明遮蓋。無明會對我們的人生造成一個設限。

就像現在大家都很靜,這個靜境中在外面只有聽到鳥的聲音,裡面只聽到我的聲音,這是我們目前的知覺。這個知覺就是「法」--意識去接觸到的法。

這在我們凡夫還只是一個功能,這就是意識和聲塵,我用口說話,你們用耳聽話,入我們的意識,了解其中的道理;意思就是說,在這的任何一個人,只要是身心健康的人,精神不散亂的人,現在我說的話大家應該都聽得懂。

我們還有辦法去分辦,我還能說你們還能聽,我出自口,你們入於耳,這只是現在境界的功能。

這在我們凡夫,也還是一個局限的功能。我現在在講話也是要再借重其他的工具,不然我說話的聲音怎麼有辦法坐在那麼遠的人聽得到呢?所以說話,我是凡夫聲量有一個範圍;你們也是凡夫,所以你們要坐近一點,我若不借重麥克風的功能,根本你們也是聽不到。

所以你們要坐得近,才能聽得到,有一個功能的設限。我是凡夫我說話放出的聲音,也有一個功能的界限。這就是我們在凡夫界,較遠的人沒有聽到我說話。

是不是講話的人不存在呢?存在。聽話的人,我現在說的他沒聽到,是不是他不存在呢?存在。只是我們凡夫,所以我們被這範圍局限住;本來道理是存在,人事物是存在的,無論我們是在什麼樣的境界,都是存在,但是凡夫還是有距離的阻礙。

毫芒,這毫芒我們以肉眼看不到,其實它其中的道理,細的是細到很入微,放大則是很大。

我對毫芒很大興趣,有一天我去開醫療志策會當中,我們有一位醫學院的院長,在分析病毒,他是病毒專家,在做分析,就說他發現到一樣東西。

有趣的是我們的學生做研究時,在很骯髒的臭水溝裡的泥土,他對他的學生說:「你去那裡取一個試劑,就是來試驗的東西,你去取一點來,試驗看這裡面有什麼樣的細菌?」


學生真的就去拿臭水溝的水和泥,一點點在顯微鏡中去分離。分離之後發現到有兩株細菌;他們發現到這個東西,好像發現到新天地這種的細菌。

到底這麼髒的東西裡面,這種細菌有什麼作用?就趕緊再去研究。複製之後細菌變很多,是幾億幾北的細菌,這有什麼用處呢?他們就說在這麼髒的東西裡,所複製出來的這些東西,它可以消毒。像是加護病房或是任何一個角落,把這個東西拿來泡在水裡,這樣去做消毒,這樣其他的細菌病菌等等…它就能把它消滅掉。把這種東西噴灑,就能够預防。

我聽了也是很歡喜:「若這樣我們是不是能趕緊來複製呢!」有,已經拿去申請專利了,開始在那個範圍裡都在使用了。

看,這是不是在那個毫芒,眼睛看不到的地方,在那麼髒的環境,它也是能對人間有很大的貢獻。這種的細菌是從最髒的臭水溝裡去取得,兩株它可以複製成很多,能幫助很廣、很廣的環境,這我們現在也要開始去推行,保護大家的健康。

所以說完後,他就說了:「就像病毒,就是讓人若常常在那個環境中,所以也能够有抗體或是有免疫力。所以有很多人都是從事清潔,都在垃圾中,每一樣垃圾都有它的菌,這個細菌在人的身體內,有時也是一種加強免疫力。」

看看我們用我們的眼睛看到的,人的身體這種病毒、細菌,實在是很奧妙,這心毫芒毫芒更微細。

這種的入微妙理,這實在是在我們人的心思中。我們若能用心,其實世間你看不到皂事情實在很多;你看不到裡頭很微妙的道理實在都存在,只是我們看不到。所以說來,我們凡夫看得到的範圍也是有限,聽得到的範圍也是一個局限。

有一天我在開人文志策會,在靜思堂來了三位科學家,要來獻一張他們在二十七公里遠的空中,拍攝下來的精舍位置圖,就是來獻這張圖,來送我們。

我就問他們:「你們怎麼有辦法,拍到這麼明顯的圖?」他們說說他們是做太空研究,他們發明了這種望遠鏡,整個地球的形態都拍得到,位置都能看得到,都能看得到。那支望遠鏡能拍到那麼遠,就像我們有時要看的範圍,我們若以望遠鏡來看,可以看得很遠;就像是那種望遠監視,無論是在山的山林中,什麼樣的樹林,有人在那裡行動嗎等等…都可以看到。

你想我們看不到就不存在嗎?有啊!太空,你看發射一架太空梭上去,上去到太空,它能把太空的生態照相回來。你看,是不是只有我們這顆地球存在?不是,其他的星球它也有它的地面。是不是有生態生物呢?現在一直在探討中,不過山、石頭、土地,這都是有的。

各位,真的實在是我們看不到的東西實在是很多,如何去探索呢?道理都是存在。

所以我們應該要了解,在日常生活中,真的有無量無數的那個極微細或是極大,不是在我們的面前看不到,我們就說沒有。沒有的東西,我們看不到的東西才是真大!所以我們在最微細處,發現是功能最大;最大的空間,它是包含著最大的道理。 所以我們應該要常常尊重,敬天愛地。

所以千經萬論,不管是那一部,開頭都是要對我們說「佛心地的境界」,這樣一直一直用設種種方法,回歸到要教我們要去行菩薩道,才能到逹佛心地的境界。

佛陀對我們說的道理,無不都是包念在天地之間,不管有多大、不管有多小,就是要人人守好我們的本份,不要讓我們的本性,污染到無明。所以千經萬論,就是要讓我們知道日常生活,我們的正思、正知、正見、正行,必定要在我們的心中。

所以佛陀要說的道理很多,不管是從阿含、方等、般若,其實到法華來,同樣是要讓我們回歸他所發現到心佛眾三無差別的道理,那就是在華嚴佛心的境界。那個境界是「靜寂清澄,志玄虛漠」的境界。

所以常常跟大家說:「心中有佛,行中有法,法中有道。」我們應該要很相信,所以「說無量義,盡世間法」。


img2bef045d1579c2bfaf67594c5f633d52

心中有佛
行中有法
法中有禪
說無量義
應世間法
轉惡為善
化濁世為淨土


因為我們已經就是在世間裡了,世間有這麼多的人事物,恩恩怨怨…其實所恩怨的到底是什麼?真正微細的道理我們沒去想;真正對我們的利害關係,我們都沒去探究,只是很粗淺在日常生活中,人我是非計較。你想,我們實在是很粗淺。

所以佛陀為了這樣開啟眾生智慧,來說這麼多的法;這些佛法如此深奧,反過來佛陀還是來應世間法,他若不從世間法,沒有辦法歸納於真理中。所以他就要去應世間人,這種凡夫心去設教,去轉惡為善。要如何來教育他們,把這種惡的轉為善的?惡若能轉過來為善,這樣才有辦法入真理,走入真理的道徑。

就好像剛才跟大家說,在爛泥巴臭水溝裡面,竟然也能找到這種的細菌;它能複製很多、很多,能清潔環境。道理難道不是一樣嗎?

所以「化濁世為淨土」,這難道不是一樣的道理嗎?一切都是在人為。我們要以什麼探討人間?科學證明,科學也會毁掉人間!但若是向好的去推究,卻是在這麼多污濁的細菌中,能找出兩株能再複製。

這和我們世間,這種無明的凡夫這麼多,其中也能找到很清淨,甚至能再淨化人群,這樣的賢人、聖人出來。

所以說來大的世間、小的世間,大的乾坤、小微細的乾坤也是很多。各位,我們若細細用心科學家,人人都能做科學家,發現者,人人都能能做發現者。

佛陀所發現的,是天地宇宙萬物的真理,他也是一位發現者。 各位,我們要人人用心,接受佛陀的教理,這就是開啟智慧,所以,我們要多用心!


20100409-102.jpg

20100409-103.jpg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洪 至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