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《靜思晨語。慈濟宗門》46. 法身大士 慈悲菩薩

2 days, 18 hours ago in Lotus2010 by MoyaTseng

以下為2010年6月11日,大愛電視台首播--證嚴法師所開示的《靜思晨語。慈濟宗門》的內容。

20100607-101.jpg

20100611-1.jpg

影音版 Media Player External link mark | Flash External link mark | 土豆網 External link mark | YouTube 1/3 External link mark | YouTube 2/3 External link mark | YouTube 3/3 External link mark

《無量義經》,這幾天大家都知道,它是在《法華經》之前,過去佛陀用種種的說法,已經要引入真實相來。

所以我們現在,將《無量義經》裡面,重要的經文把它選出來,選出了精而簡單和大家分享。但是不要忘記了其中的精神,完全是我們修行的法髓。法髓雖然是簡要,卻是我們慧命成長的種子,所以一定要重視。

佛陀他是無量劫來,不斷現相人間,示範修行的方法、他的典範。

因為時代不同,修行的方法也可以不同。精神是一,但是生活時代空間不同;所以諸佛菩薩不斷來人間現相,而且展示他的示範來教育我們。所以我們要看人人是佛,這也就是佛陀要我們尊重人人。

所以修行的過程,必定就是要積功累德!這樣不斷不斷累積他的修行,修行的結果就是德。積德之前必定要用功--「內能禮讓」即是功;外面我們就要會「謙虛」就是德,所以我們要好好修行。

我們的內在,依循在我們的靜思法脈之上。像我們的慈濟人所說的,我們要人人信實誠正,這就是「內修」,這就是用功!因為我們若能夠「信實誠正」,我們的心就沒有過患了,不會有那個過失犯錯,所以心就會常常很清淨。

清淨的本性,那就是佛性!所以「信實誠正」為內修,就是心中有佛;「慈悲喜捨」為外行,慈悲喜捨就是入群在眾生中。以慈悲喜捨法入人群中,這叫做「行中有法」。

之前在《靜思晨語。慈濟宗門。得法喜悅 悟諦明捨》當中也已經與大家分享靜思勤行道,我們的道場要勤,這就是我們的道場。不只是外行的道場,內在的道場,人人心中的道場,也就是勤行信實誠正。

「靜思是勤行道,慈濟是人間路」,所以人間路必定入人群,發揮慈悲喜捨的法,所以這就是積功累德。

我們要時時,人人就要有一個修行人的示範。我們人人日常生活中,從我們的內心和我們的外行,內心要積功,外行要累德。若能夠如此,這就是不斷在身心內外受持。

佛陀的教法,就是如此向我們示範,我們必定要這麼做。佛陀他在印度出生,在印度修行,在印度示教;一直到了因緣真的具備起來。所以從那個方便法,說空談有,一直到現在,因緣成熟了,所以叫做法席緣具。

在這個當中,當已經因緣都具足了,小根、小器的人也已經開始欣慕,想要追求大法了。十方諸菩薩,也已經全都具足會聚,來此道場了,這叫做「法席」。

所以佛陀他講《法華經》,特別為大菩薩示現無量莊嚴形象,光中說法。這個「光中說法」--應該大家若在讀《法華經》,我們就知道佛陀開始造道場,開始他發光,入無量義三昧處裡面,引導了大家--「佛陀今天現這個相,這一定是有大法要說,很特殊的因緣。」所以這真的是很特殊的因緣。

在那個法會上有很多人,有多少呢?光是大比丘眾,就有一萬二千多人。還有國臣、國民、國大長者,還有國王,人也是無量數。


加上了菩薩,菩薩多少呢?八萬人俱,來自於十方,無量數的地方集過來的菩薩,而且是法身的大菩薩;就是說已成就的大菩薩,他有八萬人俱,所以這是很多。這些菩薩都已經是,戒、定、慧、解脫、解脫知見之所成就,這全都是法身大士。

所以在《無量易經》裡中,開始從文中選擇出來的那就是,「法身大士,慈悲菩薩,其心禪寂,常在三昧。」


img3306d8140da19223d3c391510c7fbcf9

《無量義經集選》

法身大士
慈悲菩薩
其心禪寂
常在三昧


「法身大士」,大士就是菩薩;法身就是人人本具。

我們已經與佛有平等的智慧了,這個智慧是與生俱來,只是凡夫累生累世的無明,不斷在複製無明,所以這個法身被埋了,埋得很深。這些法身大士,菩薩是已經將無明全都去除了,把自己原來的本性,清淨的慧光現前了,所以他已經戒定慧解脫了。

戒定慧具足,煩惱已經解脫掉了。人人都是其心禪寂,那個心,都是在正知、正見、正念中;人人的心,就是在那個三昧--正行、正定中。所以解脫知見、知見成就,所以其心禪寂,所以因為這樣成為法身大士,這是內心的清淨境界。

各位,我們要知道,雖然諸菩薩的身心清淨,但是也是要走入人群度眾生。在二千多年前,在佛的法座上,周圍的菩薩,應該現在還是一樣在人間,同樣不捨眾生。這些菩薩都是發心發願,要來人間實行法華道。

《法華經》的道路,在《無量義經》裡面,我們就已經看到,佛陀最後要付囑的時候,到底是誰肯來接,接這個法華的精神,弘揚在未來,救濟眾生,娑婆世界?佛陀修行的弟子沒有人敢接。你看十方諸佛現前了,諸菩薩現前,就安慰釋迦佛,就很勇敢說:「我來承接。」所以說起來,諸佛菩薩還是同樣掛念,娑婆世界的眾生。

所以凡是在《法華經》裡面,出現過的菩薩,應該現在全都在我們的人間;現在的人間就是在五濁惡世中啊!諸佛菩薩正是需要又再入人群中,來就度眾生。所以我們要知道,慈悲菩薩不離眾生。

看看說 四川這個大地震,驚世的災難,家園破碎了,家庭的人人天永隔,這種的悲痛,這種生活的苦難,這個時候就是需要菩薩。菩薩群不是只有一位菩薩,只有一位的菩薩沒有辦法,必定要菩薩群在那個地方,一群一群不斷去交接;這種接力的愛,這樣不斷一直接下來。你們想,這不就是慈悲菩薩群嗎!

「慈悲」--慈就是要看到他們能夠心靈解脫,能夠看到他們的生活安定,能夠笑得出來,這不是三五天做得到的,必定要用時間不斷去陪伴。

最重要的是,大家都是以信實誠正這念心,在這麼遙遠的地方,這樣不斷不斷,菩薩群眾這樣在交接陪伴,每一位都是以信實誠正的心,這樣去當地示範慈悲喜捨。看看我們現在已經要深耕人文,人文就是要去帶動,人與人之間的典範。

所以他們這麼去,看看開始去時,多少人隔絕了人群,不肯說話?在帳棚裡面這樣,自己悶住自己的心。甚至還看到這樣的媽媽,心已經碎掉了!我們去膚慰修補她的心,她的心不只是修補起來了,甚至把愛發光起來;她還回過頭去,牽引她兒子的同學父母,也把他們牽引出來。

讓他來看看這群的志工,遠從台灣來,還有大陸的台商,不同的省份集中來,大家放下事業,這樣輪流來照顧,像是這樣讓他看。

在這之間,我們也同時接引一些年輕人,不論是童真、少年、青年,同樣把他接引在這個志工團裡。看看說這些孩子將心比心。父母心,為了孩子這樣損失掉,如此的悲痛,連這些年輕人也會圍過來,看他在不捨孩子,他也會去膚慰;也是以信實誠正的心,發揮了同體大悲,圍在這個非常悲苦中的人、這對父母,他們就安慰他說:「對啦!過去了我們放棄,你還有很多孩子,我也能夠做你的孩子。」


對啊,一位男孩 一位女孩,一個願意當他的兒子,一個願意當他的女兒,這樣當場就跪下去,叩頭禮拜乾爹乾媽,就開始叫爸爸、叫媽媽了,這樣擁抱著。你看,四個人抱在一起了。

本來他損失的是一個兒子,現在所得到的是多一位女兒,兒子女兒都有了。更加因緣不可思議的,同樣兩個人合起來,就是他兒子的姓與名,你看這麼不可思議的因緣。這就是慈悲的示範。

我們以最虔誠的心,信實誠正,無私的大愛,我們從這麼遠的地方,人人放下私我的事業,共同一個志業,那就是菩薩的精神。我們去到那個地方引導當地,看當地把這個悲痛的人,讓他走出了那個哀傷的心境,回過頭來他能夠又再引導別人來。

連年輕的孩子,我們也能夠把他帶得,發揮了那分真誠的感情出來;那種一家人,四人抱在一起。你看,這不就是慈悲菩薩現示人間,在這個苦難的地方去拯救嗎?

這麼遠的地方,我們就去示範 去帶動,不只是我們做,看到四川人與人之間,長情大愛一直連連接接,這樣已經一直接起來了。而且這種的大愛,已經鋪成了心靈愛的平台了,這就是法身大士。

這也就是要跟大家說,雖然是真的很精進在菩薩道上;不過,他是現代、我們所能夠看到的。我們能夠跟大家說這種清淨的心,這種大愛無私的心。這就是法的精髓用在人間,無處不在,這就是「法身大士,慈悲菩薩」。

所以各位,「法身大士,慈悲菩薩」,這普遍在人間;就是我們現在,人人應該都是,只要把你們心中的信實誠正,建立起來,慈悲喜捨發揮出去,無時不都是在法身大士中。

人人都是身心禪寂,我們就是行在這個三昧--「正念、正思、正見、正行、正業…」中,這就是三昧,沒有偏差掉。所以大家要時時多用心。


20100409-102.jpg

20100409-103.jpg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洪 至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